查看原文
其他

增长设计的底线在哪里

小胖ba UX Chocolate 2022-06-13

地铁系列第十七篇。


今天是被pdd的运营设计无语到无语 😓  的一天。


pdd在各个社交运营平台上投放的开屏页用了极有诱导性和误导性的视觉设计。


观察下来主要有两种特无语的设计,一种将弹窗的视觉展示形式作为开屏页的内容,一种将loading或者loading失败重新刷新作为内容。


两者的核心都是希望通过这些极具误导性的操作来让用户误操作,达到平台引流的效果。


没法否认,效果很好,但是做法很恶心,是真的恶心。


不去评判设计的对错,因为大家同处商业设计环境中,尤其是运营长期背负着和所谓点击量、浏览量这种硬性指标捆绑的kpi,仅仅从商业角度来判断,以结果导向为基础,运营目的、设计目的、甚至产品目标都达到了。


自从增长黑客概念的泛滥,整体环境从增量到存量再到两者结合的过渡,体验设计从UED到UGD的转变,商业设计的核心好像就变成了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以背负可衡量可量化的指标为设计第一要务,增长设计作为成熟产品再次爆发的首要手段。


这里我只说现象和感受,因为我现在这个阶段并没资格去评判这种设计行为的对错。


增长的核心其实就是拉新和留存,从设计应用的角度来说,增长设计达到效果的的基础是对用户注意力的抢占。


用户注意到了什么,才能发现什么,才会做什么,最终得到什么,而这些行为能够为产品或服务提供者提供明确衡量的指标用作数据分析。尤其对于从一到N的产品,转化率和影响力会是运营者更关注的点。


以上从商业价值和商业变现的角度,其实都没毛病。


但是,一旦涉及到利用人性弱点和误导性的交互去欺骗用户,这种解决方案背后的设计意义就变味了。


就像被诟病的,在互联网中期阶段经过用户体验被放大后有所收敛的网页牛皮癣-弹窗,通过各种文案和迷惑性排版布局来挽留用户。


从产品运营和业务指标层面,用弹窗的形式来拉低获客成本、激活用户、挽留用户乃至最后的商业变现,从行业约定俗成的用户习惯而言,就是屡试不爽的设计手段。


不用去考虑用户运营漏斗模型的最后一层,产品的传播性。


但在设计十诫中,有一条设计原则是,


好的设计是诚实的。


而利用误导性的信息来欺骗用户,是成功的设计,但是却是糟糕的设计,且不说对老年群体的交互伤害,对于青壮年群体来说也是一种交互负担。


多个弹窗重复提醒这种糟糕的设计形式实际上经过国内体验设计的逐步发展,如前文所说实际上已经有所收敛了,但是快节奏且大家都追求效果大于一切的如今,这些设计手段短期收益最大,但是长期会影响大环境,甚至导致之前被摒弃的做法有回归的迹象。


很难想象,效益大于体验的做法会被大环境所接受,有一天,大家都开始玩这种骗人的把戏,因为现实就是,你玩不过人家,你就会被干趴下。


回到主题,增长设计的底线应该在哪里。


就是诚实,诚实,还是xx的诚实,把用户当作人来看。


站在用户的视角,想一想,你的设计方案会不会恶心到用户,你提供给用户的是不是只有一个选择,你是不是在逼着用户选择这个。


其实关键点在决策方,总有人会是背锅侠。


瞎写,白天是围城里面的人,晚上希望成为围城外的人。


非常欢迎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